美债年底或迎来走强?分析:与降息无关,而是“避险情绪回潮”
尽管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降温,但历史数据显示美债市场在年底可能因季节性规律而走强。这一可追溯至1970年代的模式显示,投资者在秋季风险偏好下降,推升对国债等避险资产的需求,使其价格在秋末达到峰值。研究表明,这种由“季节性情绪”驱动的规律具有统计意义,或能暂时抵消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失望情绪。
年底美债市场可能展现积极走势,这一趋势与美联储政策预期关系不大,而是源于历史数据显示的季节性规律——投资者风险偏好在秋季下降推动避险资产需求上升。
美联储主席Powell上周表示12月降息“并非板上钉钉”后,市场对降息预期大幅降温。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,12月降息概率从Powell新闻发布会前的约90%降至现在的72%。
然而,目前债券投资者的一大利好是,美国国债市场呈现出相当稳定的季节性模式,价格在秋末达到峰值,在春季触底。这一规律可能抵消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立场的失望情绪。
季节性规律可追溯至70年代
美国国债市场的季节性特征并非一直存在,这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财政部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拍卖出售国债之时。
据2015年发表在《Critical Finance Review》上的一项研究表示,在市场化定价机制建立之前,美债收益率几乎没有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来。但在引入拍卖机制,并且国债发行开始遵循定期可预测的时间表后,季节性变化成为国债的稳定特征。
数据显示,12月单月的美债平均回报率表现平平,但与11月合并计算后,其回报率高于全年任何其他两个月的组合。这种季节性规律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保持相对稳定。
避险情绪驱动机制
研究人员最初分析了多种假设来解释国债季节性模式的成因,包括宏观经济季节性、风险的季节性变化、天气因素、股票和国债市场间的交叉对冲、投资者情绪的传统衡量指标、国债拍卖时间表的季节性、国债供应的季节性以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周期的季节性,但都被逐一否定。
最终,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个合理解释:投资者风险厌恶的季节性变化。具体而言,秋季投资者开始受到季节性情绪失调影响,进而影响其承担风险的意愿。
- 上一篇:小非农前美元百点关口得而复失
- 下一篇:没有了
-
- 美国也开始“地摊经济”!纽约停车位开始摆摊了
- 美国也开始“地摊经济”!纽约停车位开始摆摊了…
- 2020年06月23日
-
- 点今•汇市:美指连跌5日 人民币持续走强
- 周三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.5593,较前一交易日升值…
- 2020年11月19日
-
- 美元冲高回落,此前美联储官员暗示或将在6月跳过一次加息
- 周四(6月1日)亚市盘初,美元指数窄幅震荡,目前交投…
- 2023年06月01日
-
- 美银CEO:美联储加息已成功减缓了消费者支出
-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Brian Moynihan表示,美联储加息以对抗…
- 2023年10月18日
-
- 非农就业报告即将出炉,美元指数可以期待什么?
-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2025年2月7日星期五公布2025年1月非农…
- 2025年02月08日
-
- 世界陷入新的地缘政治危机,美元成为赢家,机构不认为金价会长期走高
- 世界陷入新的地缘政治危机,美元成为赢家,机构不认为…
- 2019年09月18日
-
- 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第六轮投票仍无结果
- 据央视新闻,当地时间1月4日,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…
- 2023年01月05日
-
- 富时罗素预定2021年10月将中国国债纳入全球国债指数
- 来源:路透财经早报 富时罗素周四称,预定在2021年10月…
- 2020年09月25日
